慈惠醫院藥劑科 藥師 林子玲

       我國政府單位面對多變的毒品型態濫用模式,除利用各傳播媒體及各社區、社團提供衛教外,對仍無法即時規範戒癮治療減害措施感到無奈。尤其濫用藥物的型態有轉向所謂「俱樂部用藥」,指的是那些像pub、舞廳、夜總會、酒吧、網咖、或私人聚會場合等,常吸引青少年、大學生和一些成年人群聚集在場所中,使用一些像菸、酒和藥物來助興的物質,常造成濫用。這些藥物包括:快樂丸、GHB、FM2、Ketamine、LSD、甲基安非他命、大麻、笑氣等。所謂「新興毒品濫用」並不是指某個特定的毒品,而是一變動的概念,指的是近來興起的濫用藥物的統稱。許多毒性尚未完成明瞭,都有迷幻作用,常易造成意外事故,引發之社會成本,與海洛因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常見新興毒品如:浴鹽、神仙水、神奇蘑菇、麻古、喵喵、毒郵票、大象針、火狐狸、咖啡包、Happy粉…等。以上毒性不似傳統毒品之明顯,故常致深陷毒害而渾然不知,防制難度更高。所以再將常見新興毒品與常見傳統毒品重新定義區隔分級如下供民眾辨識如下:

              1.常見傳統毒品:
                 第一級毒品(鴉片、海洛因、嗎啡、古柯鹼)。
                 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MDMA(搖頭丸)、大麻、LSD(搖腳丸及一粒沙))、白板。
                 第三級毒品(FM2、K他命、一粒眠、紅中、青發)。
                 第四級毒品(蝴蝶片、安定、煩寧、Lorazepam)。

               2.常見新興毒品:
                  第一級毒品(無)。
                  第二級毒品(浴鹽、神仙水、神奇蘑菇、麻古)。
                  第三級毒品(喵喵、毒郵票、K2或者SPICE、JWH-122或AM-2201、XLR-11(吲哚))。
                  第四級毒品(大象針、火狐狸)。

               3.尚未分級的毒品(咖啡包、烏羽玉外形很像一般小仙人掌三甲氧苯乙胺(mescaline)、
                  Happy粉、笑氣)。

       毒品戒癮治療減害措施至今,一級毒品(海洛因)自99年後已呈現逐漸下降趨勢,安非他命呈現緩和狀態,而K他命用於娛樂、助興之情形有急速上升的現象且吸食年齡層不斷下降。不論施用新興毒品或是傳統毒品,除了第一級毒品鴉片類成癮物質之替代治療藥品,只有「美沙冬」及「丁基原啡因」兩類,其餘毒品雖無替代藥物可供治療。衛生福利部於101年間完成「第二級毒品使用者臨床治療參考指引」,擴大提升戒癮治療成效,並啟動「非鴉片類藥癮治療補助計畫」,在地檢署啟動「緩起訴第二級毒品戒癮治療計畫」,以替代治療「減害」及「維持」的概念,將第二級毒品安非他命與、MDMA、大麻,納入戒癮治療模式以醫療管道來幫助毒品施用者戒癮,配合戒癮醫療及完善支持系統,建立正確的醫療救治、身心復健與社會復歸管道,協助其調整生活態度與習慣,進而有效降低毒品人口再犯,有效減少觀察勒戒或強制戒治所耗費之資源,落實毒品減害政策。(參考資料衛福部第二級毒品使用者臨床治療參考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