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又稱「龍舟節」,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與春節、中秋節並列為台灣三大節日之一。大家還記得端午節的由來嗎?相傳戰國時期的楚國愛國詩人屈原,因為不受國家重用而被流放,屈原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內心悲痛,便於5月5日抱石投汨羅江自盡。百姓們為了找尋他的屍身,紛紛湧到汨羅江邊,開始敲鑼打鼓的「划舟出江」,同時又為了避免江中魚群吃掉屈原,就將一個個用竹葉包裹的飯糰,亦即「粽子」投到江中。之後為紀念屈原,吃粽子、划龍舟就流傳下來變成大家過端午節必做的習俗。
因應端午佳節將至,慈惠醫院為了讓急性病房、慢性病房、日間病房的病友們也能感受節慶氛圍,由職能科職能治療師進行統籌規劃、主持與材料準備,偕同護理師、社工師、心理師及安全大哥共同舉辦活動,藉此讓病友感受節慶氛圍、春夏季節更替變化,以及對時間的定向感,更是展現復健訓練的成果與重要性。
職能師用心設計的兩款競賽活動分別為「龍舟競賽」及「拯救屈原」,龍舟競賽是將電子零件組合形成小型龍舟船,讓病友操控船的行進路線,小組合作在最短時間內到達終點線者獲勝。另外,拯救屈原的玩法是職能師設計出以粽子圖卡作為誘餌的釣竿,以磁吸的方式讓病友釣出藏在水池中的小魚,最快釣出所有小魚的組別獲勝。活動當天,場面熱鬧活潑,「加油!加油!」、「我完成了!我可以幫忙!」、「看我這邊,我教你!」,病友及工作人員的歡笑聲、加油打氣聲此起彼落。透過小組競賽活動,除了訓練病友的手眼協調能力、專注力與持續度、肢體平衡感與控制力之外,也增進團體合作與互助的學習。最後獲勝小組上台接受獎勵金頒獎,病友在大家的掌聲下展現滿足的笑容與自信,內心有滿滿的榮譽感。
這類型的體驗活動乃是精神病人多元復健訓練的一環,在常規的藥物治療之外,透過節慶活動讓病友感受華人文化習俗與節慶的熱鬧氣氛,避免隨著疾病慢性化產生社會脫節。也透過活動中相關技能訓練及團體合作學習,逐步協助病友恢復及提升日常生活功能與社會認知能力,建立自我肯定,學習欣賞及讚美他人。(文:慈惠醫院/陳宣羽臨床心理師)
端午佳節競賽活動
-
龍舟競賽,利用電子操控龍舟行進 -
拯救屈原-釣魚競賽 -
恭喜獲勝者 -
恭喜獲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