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催眠治療
-粘晶菁臨床心理師-
 
上次和朋友談到我在學習催眠
朋友想到中華隊的隨隊催眠師徐明
他很厲害,可以催眠一隻羊。
我上網搜尋

新聞中徐明的確很常在催眠紓壓的演講以催眠一隻雞作為開場
可能雞比較容易隨身攜帶,且催眠動物也比催眠人簡單許多,
動物只是呆呆的
你沒辦法確認它的感受,
不過在這樣的舞台效果下,也模糊了催眠在心理健康帶來的功效。

催眠一直是很神秘的學門,
即使我受過完整的臨床心理訓練
也以為催眠僅是前世今生、怪力亂神、偏離實證科學的旁門左道,
直到開始學習完整的催眠治療。

從催眠的歷史談起,
早在18世紀,
維也納的精神科醫師梅斯默(Mesmer),
無意中在鄉下看見神職人員治癒病人的神奇力量而產生靈感。
他採用極戲劇性的方式,
透過播放音樂、旋轉一根被磁化的鐵棒,來碰觸病人的身體,
讓病人進入恍惚狀況,給予病人症狀解除的暗示。
因當時的電磁學興起,梅斯默試圖用電磁學來解釋這樣的力量。
但有一次很掉漆的他忘記帶鐵棒,只好隨手拿木棒來進行儀式,
結果病人還是好了。
梅斯默想:「可能是我自己有磁場吧!」
所以將他的理論命名為動物磁力說(animal magnetism)。
這種說法引起許多同業的懷疑與擔憂,法國政府對他的治療展開調查,
結果發現人體根本沒有磁場,
而他們設計出一連串巧妙的實驗,
得出結論:梅斯默術的效果來自於對施術者的想像與信念,
而非動物磁力。
也就是說,「想像力」是很有效的治療方法。

19世紀英國的醫師布萊德(James Braid)試圖解釋這個現象,
並將之命名為催眠Hypnosis,在拉丁文字源是睡神(Hypnos),
之後他發現這個名稱錯誤,他想改已經來不及了。
催眠跟睡眠完全不同,
催眠是一種知覺聚焦的狀態,只要你把注意力定在一個地方,
透過「專注」就會產生催眠。
許多催眠現象是在日常生活中無意發生的,
像是你專注的做數學試題,突然驚覺已經過了好幾個小時,
在這段時間裡,你的呼吸變慢、對外界的知覺降低、
臉部的表情放鬆、身體溫暖、記憶力增加,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體驗過,不是嗎?

催眠治療是透過催眠師與被催眠者建立信任關係,
被催眠者跟隨催眠師的引導和暗示,慢慢的進到催眠狀態中。
必然的,所有的催眠都是被催眠者的自我催眠,
催眠不會控制你,使你說出自己的秘密或做違背心意的事,
被催眠者並不會被催眠師或自己的潛意識控制。
催眠只是提供一個環境,
讓你能使用你的潛能,繞過意識的阻抗直接與潛意識工作。
從引導放鬆開始,
讓被催眠者的副交感神經活動增加,
基本的維生系統自然活動,

當然
催眠不只是放鬆而已。

催眠師會積極的給予被催眠者暗示,引導被催眠者想像、連結內在資源,
進而改變被催眠者的現象場,達到被催眠者想要的目標。
目前已經證實
催眠治療在心理疾病、潛能開發、減重等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如果想體驗催眠,或進一步了解,
歡迎與你認識的催眠師(或是我)連絡。